第358章 星斗其文,从文其人

水下五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对于沈先生,孙朝阳可不陌生,这就是个传奇人物。

    老先生乃是湖南湘西凤凰县人,祖上是曾国藩湘军的军官,沈家是当地望族,辛亥革命的,沈先生的舅舅和叔伯振臂一呼,起义了,当然,很遗憾的是起义最后失败了。

    这一段往事沈先生写进了他一部短篇小说里面,小说写的是玉家菜园,玉家少爷参加革命,最后牺牲在刑场上,但玉家菜园的白菜却种得越来越好。

    另外,沈先生还在自传里写他和小伙伴们天天去县城的河边看砍头,义士们的鲜血把河滩都染红了。

    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灭亡,但军阀混战开始了。十来岁的沈先生进了一支军阀的部队,做了书记官,负责抄抄写写,并跟着部队辗转于湖南各地。这段故事他都以散文的形式,写进了自己的《从文自传》。不过,孙朝阳更喜欢的是沈先生的描述这一时期个人经历的散文集《湘行漫记》,里面有很多名篇,比如《娄底》《辰溪》《怀化》《沅陵》,没错,都是以地名为题目的。孙朝阳当年也是通过这本书知道湖南有那么多的美景,那青山绿水,那沅江芷江上的木排和小船,以及勤劳勇敢的湖南人。

    不过,沈先生的军旅生涯没两年就结束了,部队在军阀混战中被打散。他没个着落,突然萌发了要当作家,靠稿费养活自己的念头,便收拾了行李孤身北方到了京城。

    到京城后,沈先生出手不凡,作品在各大报刊发表,获得不小的名声,做过编辑,当过青岛大学的教授。

    抗战爆发后,老先生转移到云南,在西南大学任教。当时,金岳霖、林徽因、梁思成等文化名人都是他家的座上宾。

    着名画家黄永玉是沈先生的亲表侄。黄先生擅长画动物,画过十二生肖邮票,第一版猴票就是他的手笔,一度被收藏界炒成天价。

    他是美术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直到老先生画了兔,颇有点晚节不保的意思。

    对了,着名作家美食家汪曾祺就是沈先生在西南联大的学生。汪先生在文章里常常回忆起沈先生对自己的教导,回忆起在昆明时的生活,他写跑空袭警报的时候,学生们都会躲到学校旁边的壕沟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

    按照军事常识,壕堑不能是一条直线,每过一段距离就要拐弯,拐成三角形,以防备冲击波冲击。

    大家都是十几二十岁出头的学生,青春浪漫,男男女女在一起,难免擦出爱情的火花。跑了几场警报,班里竟然成了好几对。于是,就有羡慕嫉妒恨的同学用粉笔在壕沟里写下“爱情三角,恋爱几何”字样调侃,提醒同学们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汪先生为人聪慧,也是个天才,在沈先生的耳提面命下飞快成长。他是个散文大家,专门写家乡高邮的美食,写螺蛳,写面,写随园食谱里的黄酒蒸猪头肉,写金心异喝酒画画,写太湖三白。与苏州作家陆文夫,同为美食文的鼻祖。

    不过,汪先生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样板戏。没错,此人还是个戏曲大家,参与了六部样板戏的创作。

    弟子已经如此厉害,沈先生这个当老师的水平可想而知。

    沈先生是文学大师,他的代表作《边城》去年就被拍摄成电影,今年年中将要上映。

    电影是北影厂出品,导演凌子风。凌子风当年靠拍摄《李四光》一举成名,这部《边城》也将获得金鸡奖。

    沈先生文学上的名气固然大,但他在考古领域的学术成就同样发出耀眼的光芒。

    先生建国后因为年纪大了,创作力下降,基本上已经停止文学创作。没办法,文学这种东西其实也是要吃青春饭的,人到一定年龄,精力下降,热情消失,怎么写都不对劲。而且,自身的积累也用完了,再写就是吃隔夜饭,也没多大意思。

    加上他是旧军队旧文人出身,受了点影响,文章可不敢乱写了。

    于是,先生转去做历史研究,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沈先生研究的东西比较冷门,历代衣冠服饰,出了不少专着。研究研究着,竟成了这门学科的开山怪。

    没错,后世的汉服一族,其实源头都是从沈先生这里汲取的知识营养。

    他也是汉服祖师爷。

    在研究历代服饰的同时,老先生还在研究古代漆器,就是秦汉时期楚国用的那种,马王堆里面就出土过不少。

    一研究,老先生又成了漆器研究的专家。

    到如今,沈先生家里还收藏了上百件秦汉时期的漆器。俗气点说,值老钱了。当然,按照后来国家法律规定,明朝之前的古董是文物,不能在市场上交流的;明朝含明朝以后的东西算文玩,可以卖钱。

    不过,老先生不缺钱,谈钱太俗。

    沈先生就是这么一个文化界的大宗师,未来的地位还会更高。

    他在文学界和学术界桃李满天下,影响力很大,估计相关部门也和他有渊源。孙朝阳和木呐去讨要说法,人家搭理他才怪,“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

    ……

    大家都说这事不太好办,麻烦了。

    孙朝阳却道:“我是尊敬沈先生的,不过,世界上的事情脱不过一个理字,我觉得我应该去找找沈先生。”

    “啊,不妥吧?”木呐讷讷道。

    孙朝阳:“别担心啊,正因为沈先生徒子徒孙实在太多,估计他也不晓得莽流究竟是谁。不管怎么说,我先去找到人,问问再做计较。”

    其实,孙作家一直都想见见沈先生。老一辈的大师们现在年纪都大了,在未来十年都会陆续去世。

    群星纷纷陨落。

    重生在这个年代,不看看他们,确实是一大遗憾。

    孙朝阳喃喃道:“星斗其文,从文其人,这机会真好。”

    不过,在去找沈先生之前,他还有一件事情要办,就是带着何情和凤飘飘去试演出服。

    前番他联系过茅老师,问服装做出来没有,回答是已经做好,就等两位歌唱家去试,看看上身效果。

    茅老师还笑着说,马羚为了这六身衣服已经熬了好几个通宵,设计图改了好多,最后还是在自己的协助下才完成的。如果做得不好,还请你们多多担待。

    孙朝阳道,肯定好,绝对好。这事除了感谢马羚,还要谢谢茅老师你。我改天带人过来试,顺便蹭您的咖啡。

    距离春节联欢晚会没几天了,这事不能再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