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盗版还是二创

水下五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里面有什么问题吗?”孙朝阳听木呐让自己看书,心中疑惑,就翻开了,只看了一页,就忍不住笑起来:“嘿,老木,您还别说,这人写得不错。不过,和我的风格完全是两回事嘛。”

    木呐顿足:“你还笑得出来,你怎么笑得出来?”

    孙朝阳原本以为这是一本盗版书,对这种事情他并不陌生。

    重生前,两千年初的时候,孙同学可是开过租书店的。说句惭愧的话,当时他的租书店里基本都是盗版,没办法,正版书太贵。

    正统出版的小说书儿,起步就是几十块,以每天租金一块钱计算,至少一个月才能回本。能回本也就罢了,但你还面临着同行的竞争。比如当年正经出版的《原振侠》和《卫斯理》,一套好几百块,你的本钱还没有收回来,书友已经在其他租书店看完,最后只能砸手里,损失巨大。

    从九十年代开始,小说越来越长。比如租得极好的《大唐双龙传》《翻云覆雨》,动辄几十本,如果正版购入,谁受得了?

    更重要的是盗版书便宜,出名的作者几块钱一本。至于书商从《幻剑书盟》《起点》扒拉下的小说,更是论斤卖,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是盗版,但好歹要弄成一本书的样子,书商会假模假式地设计个封面,印上假书号,讲究点的甚至还有假条形码。另外,还有弄个假的出版社,比如青海人民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孙朝阳翻开木呐交到自己手里的这本《文化苦旅》定睛看去,第一篇乃是《都江堰》。

    他一看,顿时抽了口冷气:“新文章?”

    木呐点点头:“对,那边重新写了一篇。”

    实话实说,《都江堰》这篇文章在文化苦旅系列中不是太好,至少和《敦煌》《西湖》《白发苏州》《风雨天一阁》这些名篇比起来不甚出色。孙朝阳不是太喜欢,当初抄书的时候甚至想过把它给拿下来。但琢磨了半天,自己是四川人,如果一篇四川的内容都没有,实在说不过,便凑了上去。

    这篇散文探讨的是青城山的问道,和都江堰的看水,这是题眼。这种写作手法对于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来说是新手法,很有开创性。

    但此书的《都江堰》却还是老一套的遣词造句。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都江堰工程的各项设施,以及其泄洪分流灌溉功能,写了江水的浩荡,写灌江口二郎神庙精美的建筑。

    就是一篇普通的游记。

    《都江堰》后面跟着的是《道士塔》,这可是整本书的代表篇章之一。

    但是,但是……这写的是啥啊,纯粹就是一本学术论文啊。

    看得出来,作者是用了心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敦煌什么时候开建,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那个时代的佛教文化思潮,写到敦煌莫高窟如何被人发现,最后到敦煌学的创立。洋洋洒洒,五六千字。别人怎么样不知道,反正孙朝阳看得过瘾,连呼“长见识,长见识了。”

    正读着,那边孙朝阳母亲杨月娥已经做好了晚饭。看儿子正在说正事,也不打搅,就把饭菜送到书房了,她和老孙还有小小则在外面客厅里吃。

    木呐刚才吃了饼子,已经半饱,现在的吃相总算是稳当了些,开始叹息。

    外面,孙家三人边吃边聊。

    杨月娥:“小小,这次期末考试如何?”

    “反正是好。”孙小小回答。

    杨月娥:“谦虚点。”

    孙小小:“妈,这两天考试的卷子挺简单的,以前都学过,平时刷题的时候也都刷到过。期末考试的难度一般都不高,考的都是基础,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至于高考卷子却不一样,高考属于选拔,很多怪题难题。”

    孙永富:“反正我幺女肯定能考上大学,放假了,好好玩几天。”

    孙朝阳听得一笑,又埋头看书。

    接下来的一篇文章是《风雨天一阁》,作者文笔依旧老道,不过写法和孙朝阳区别却十分大。文章的一开始也就泛泛写了天一阁的风景,但写着写着,笔锋一转,却扯到图书馆学上面。这可是新知识,孙朝阳忍不住又叫了一声:“有点味道,没用的知识又增加了。”

    第三篇《青云谱》则写得差点意思,风格也是大变,也就是一篇普通游记,写青云谱的风景,写南昌的市容市貌,虽然文笔纯熟,却没有多大韵味,但至少做到让读者身临其境。

    孙朝阳一边翻看,一边随口评点,接着他“啊!”地一声。

    木呐:“怎么了?”

    孙朝阳将书页凑过去:“你看这篇《水乡苏州》,是啊,我已经完稿了两篇苏州的散文,一篇是《白发苏州》一篇是《吴江船》,这个作者,这……这黑厮竟然抢先一步发表了,委实可恼。”

    “真的吗,我看看。”木呐忙打开孙朝阳白天时让同僚给自己誊录的书稿,挑出那两篇文章读起来,一读就气得要命:“混账,混账啊。朝阳,你这文章太好了,《白发苏州》写的是白居易,写的是枫桥夜泊,读着读着,那些我们学过的诗词彷佛活过来了,把我们带进那优美的古典画卷中。至于《吴江船》,写张岱,写澹台灭明那个典故,写的是古代人文哲学家对于文化,对人生,对哲学的思考充满了人文意趣。你再看看这本书里《水乡苏州》写的是啥,屎,它就是一坨屎。”

    木呐说,《水乡苏州》就是一篇普通游记,写苏州城的由来,写泰伯庙,写葑门阊门,写玄妙观,写拙政园,完全就是一篇城市旅游介绍。

    苏州是什么,没错,苏州自古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但它身上却带着强烈的中国人文烙印。

    苏州的精神内核并不是所谓的水乡风景,而是在历史上数之不尽的文人墨客,是白居易,是十万进士,是江南四大才子。是一把折扇,打开了,正面是唐伯虎桃花坞里桃花庵的桃花,背面是白乐天的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红,春来江水绿如蓝。”

    孙朝阳笑笑:“但他的文笔很好啊,老木,我也是做编辑的。以我个人的标准来看,这些文章都是可以上刊物的。”

    “废话,都印成书正式出版了。”

    “我继续看。”孙朝阳把头埋进书页,又读了篇,禁不住笑起来:“搞什么呀?这不是赝品,这是二次创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