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开战(四)

望舒慕羲和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新顺1730最新章节!

    对法国可能的摇摆,大顺也真的是不得不防。

    按照刘钰的说法,这种想要孤注一掷的冒险激进,和那种受到挫折失败就想赶紧求和的想法,只是同一种思想的一体两面。

    今天狂热的鸡儿动不动就硬了起来,明天又萎靡的觉得必然失败不如早作失败的打算求点体面和敌人的仁慈。

    所以大顺使节团还需要承担起“法国国王和蓬帕杜夫人的心理疏导”的责任。

    好在,钱是没啥问题的。

    大顺的汇票体系和暂时还算过得去的朝廷信誉,??可以让在欧洲贸易的大顺西洋贸易公司的货船,在欧洲拿汇票,直接留下欧洲贸易的白银。

    拿着汇票,回到松苏再去换钱。

    只不过他们回去的时间是有定数的,而且还牵扯到明年商船的征用、以及明年的贸易数额等问题。

    是以,最好的结果,就是法国人在今年冬季季风结束之前,??迎来一场失败。

    或者一场胜利。

    好在,法国人针对汉诺威问题,??已经不再那么幼稚。之前击溃了英王的小儿子坎伯兰公爵,坎伯兰公爵私自签署了《克洛斯特—泽文协定》,承认汉诺威解除武装。

    但转身,英王就不认账了,把协定直接撕了。

    法国人被抽了一巴掌,也算是明白过来了,非得野战击溃普鲁士西线的英普联军,彻底把汉诺威占死了,否则这仗没完。

    然后,在漫长的等待后,大顺的使节团,终于等到了法军在明登战败的消息。虽然损失不太大,但是一战而定汉诺威的可能,至少今年明年是完不成了!

    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大顺使节团,彻夜狂欢。虽然带队的是皇室成员,??但实际上真正负责谈判的,??是外交部的人,??背后还有枢密院总参谋部的高级军官。

    至此,??可以确定,与法国签订条约,完全转让印度利益、并且合作对英葡普开战的障碍,已经完全被扫清了。

    剩下的,就是怎么发动自古以来的“说客”能力,让法国绑在大顺的战车上,以大顺的既定战略来打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半场了。

    法国人要登陆苏格兰,又不是啥秘密。在大顺使节团抵达法国之前,法国的各大港口,就在开始疯狂地造运输船。

    至于为啥不造战舰……因为造不起,也因为提前准备不足。高规格的战舰专用木料、大炮这些东西,不是一下子就能变出来的。

    而且本身也没几个钱了,陆战、海战都要顾及,哪还有钱造这种耗费昂贵的战舰——即便法国有相对来说欧洲最优秀的战舰设计能力。

    大顺使节团中幕后负责定谈判细节的,当然支持皇帝陛下的战略指导,因为这一份战略计划,就是他们在刘钰没辞职之前研究的。

    法国人想要毕其功于一役,这是非常危险的。

    一旦法国舰队开始集结,英国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全力以赴,击败法国的舰队,那么对后续作战大为不利。

    哪怕大顺下场,那也大为不利,成了标准的几路来、一路打了。

    而大顺的目标,本身又是布局战后欧洲贸易的,所以,这里面的问题是这样的:

    现在,法国人可能会登陆。

    所以,英国舰队的主力,不敢乱用,必须蹲家里。万一乱动,这边刚离开家,那边法国陆军上苏格兰了,家被偷了,那还打什么?

    而如果法国人要搞机会主义,一旦没成功,舰队被英国人灭了。

    那可行了。

    英国的主力舰队,直接就被解放出来了。

    留下三分之一看着法国,剩下的,就可以随便浪了。

    甚至可以先发制人,在西班牙还未参战的情况下,先把西班牙的宝船劫了。

    跟关键的是,一旦法国海军的登陆作战计划失败,英国的舰队就可以全面封锁欧洲的主要航线,垄断海上贸易。

    这当然是大顺非常不想见到的情况。

    故而,既然大顺入场,那么就得让骄傲的法国人,跟着大顺的指挥棒走。

    执行看似符合法国利益、实则削弱英法,真正符合大顺利益的战略。

    这个战略的要点,就是以不动为动,反客为主,以逸待劳。

    即,大顺的战列舰会和法军后,先解决英军在地中海监视法军的舰队,然后中法联合舰队主力会和,蹲在家里不动。

    反客为主,逼着英国海军跟随大顺的战略走。大顺的海军蹲港边不动,英国海军的主力舰队,就哪也不敢去。

    哪怕是西非着火了、北美被围了、加勒比被劫了,那也不敢动。

    英国的贸易一旦被断,就会逼着英国不得不选择激进的决战模式。

    而一旦逼着英国选择决战,那么战场选择权就在中法手中。

    这样,原本是远道而来的大顺海军,就变成了以逸待劳的一方,并且牢牢把握住战略主动权。

    这对大顺来说,也是符合大顺海军建设的实际情况的。

    基本上,在东亚海域,大顺的战列舰,卵用没有,基本用不上。这个和天朝上国的自傲,真没啥关系,在“天下”范围内,是真的用不上。

    所有的战列舰,当初就是为了欧洲决战强行建造的,一切都是以一个超然于朝臣之上的意识而强制决定的。

    所以,相对来说,这种看似没啥用的战列舰,大顺建造的数量相对不多。

    而大顺最多的,是巡航舰,因为大顺要控制南洋地区的贸易、要整天和那群蹲在苏禄地区朝着大顺发吉哈德的海盗作战、要巡视日本朝鲜、要查办走私、还要不时发动对南洋小国的威胁和侵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速度快、不臃肿的巡航舰。

    再一个,便是各色的武装商船,和大批量的优质水手、和超额的海军军官人才储备。这些大顺还真不缺。

    这些武装商船,都有远航能力。

    因为大顺的公司体制,是垄断专营式的皇权特许,而哪怕是去日本的东洋贸易公司,在特权条款中,也是逼着他们造远洋船的。

    造那种廉价的、便宜的、无法远航的硬帆船?这样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不行。

    要么放弃垄断专营权,要么踏踏实实地履行转型权里规定的军事义务。

    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排队等着。

    干,就得接受垄断专营权的附加条件;不干,滚。

    自由贸易拼的是成本、拼谁的船皮薄馅大如马车夫的荷兰船,但对不起,大顺朝廷不允许拼成本,就是逼着公司哪怕从威海去趟朝鲜,也得造有远洋能力的大型软帆船。

    这是刘钰当年折腾日本贸易时候,就定下的规矩。

    这几年规矩还算松了,最开始的时候,别忘了,还有承担培养水手的军事义务呢。

    因为刘钰很清楚,可以放开对日本的自由贸易,取消垄断专营权。但在欧洲问题解决之前,一旦放开,就没有人会去造标准的、必须正规造船厂出的远航船了,因为成本高,木料用的多。

    这些二十年前就开始的布局,现在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使得大顺拥有足够的储备吨位、合格水手、以及过多饱和的海军军官。严格的专营垄断制度,使得所有专营公司,包括运漕米的海运公司的船长,都是靖海宫毕业。

    的确,如果当初选择让他们自由去搞,这些商人获得的利益会更多、利润率更高。但打仗的时候,一群只能跑日本的船,指望着他们去参与这场在大西洋的绞袭战?

    这些硬件之外,还有个至关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月距角法航海定位术,和普及版的航海天文年历,可以通过快速查表,判断自己的经纬度。

    这些优势,使得大顺的战略就很清晰。

    主力的战列舰舰队,和法国主力会和,拖住英国海军主力。而大量的巡航舰、武装商船、走私船,开启自由模式。

    三五成群、四六一组,在英国殖民地之间,拦截、走私、卖货。

    英国东印度公司,不是愿意往西非卖印度棉布吗?好,感谢你打开了西非的棉布市场、培养了他们的棉布消费习惯。

    北美的走私贩子,不是愿意买法国糖、走私茶吗?好,这回也别东张西望了,踢开中间商,直接和正主儿交易,刚采摘的武夷茶,无伦敦茶叶交易所的高额关税。

    英国的丝绸纺织业,不是多用土耳其、托斯卡纳的生丝吗?好,这回别用了,地中海被中法联军控制了,试试拉杰沙希丝、辽东柞蚕丝吧,质量肯定比托斯卡纳那边的强。

    这种走私、贸易、巡航、护航的折腾,撑到最后,就是比拼造船能力、水手储备、国库收入、工商业生产能力。

    大顺是不怕的。二十年前最弱的水手储备这一项,大顺已经补足了。

    大顺拥有世界上最佳的柚木、桧木、柞树产地。

    因为大顺之前的远航船太少,所以这些年大顺的造船厂一直在扩充产能,也因为大顺现在的造船能力也是世界第一。之前差的越多,这几年勐追,产能扩张的越快。而英国的存量太多,使得他的造船能力,其实比大顺差得远。

    至于工商业生产水平,大顺不是西班牙,从不用担心搞西班牙那一套殖民地政策,能搞得殖民地没国货可用。蒸汽机什么的,不过就是个添头。

    而政府财政……英国现在还背着将近3亿两白银的国债,东印度公司再被摧毁,英国撑不住的。

    哪怕最后,英国孤掷一注,打赢了战列舰决战,那也没用了。

    金融炸了、走私贩子活泛起来了、贸易体系全乱了,主力舰队就算赢了也在短时间内无力再战,只能签约认输,废除航海条例,接受“自由”贸易,规定定额关税。

    况且,一定会赢吗?大顺战列舰造的不多,只是相对那些巡航舰、重型商船来说的。

    而且,英国内部的团结意志,真的团结吗?资本总量远大于东印度公司、只是没有专营准军事政权团体而显得话语权不大的西印度商人团体,产白糖、产蜜酒、产原材料、卖工业品去殖民地。

    大顺一不卖白糖、二不卖蜜酒、三不卖原材料,因为不挣钱。

    而工业品,是伦敦产的,还是松江产的,对往殖民地卖货的西印度商人而言,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