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第520章 腌入味(求月票)

志鸟村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学霸最新章节!

    鲍德温从亚特兰大起飞,转机两次,耗费了一天一夜时间,才算是到达了北京。

    “吉布森,情况怎么样?过去24个小时,有什么变化吗?”鲍德温顾不上叙旧,先问这边的情况。

    他与吉布森是大学同学,只不过鲍德温进入了总部,青云直上,已是资深总监,吉布森徘徊于世界各国的分公司,变成了技术型人才,职级还是资深主任工程师,虽然都带一个资深,实际上却是差了三级。

    不过,鲍德温和吉布森的关系一向不错,可口可乐也是考虑到了鲍德温和吉布森的关系,才将之派到了中国来。

    就这一点来说,可口可乐还是非常重视中国市场的。

    这也是很自然的,10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人人都喝可口可乐,那是多大的市场,不到最后一刻,可口可乐是不会放弃的。

    而且,不像是许多中国人自己想象的那样,可口可乐非常自信,中国的发展,终究会达到人人都能喝得起可口可乐的程度。

    当然,他们并不认为中国能发展的多高多远,但是,要达到菲律宾或者马拉西亚的程度,并不需要太多年的努力,大部分国家,只要保持政局稳定,差不多都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经常用来做对比的另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发展就可以作为参考,虽然还没有达到人人都喝可乐的水平,可即使只有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二的人这样做,这也是一个不逊色于南美的大市场。

    像是可口可乐这样的巨无霸型的跨国公司,他们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从来都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大部分时间,可口可乐的董事会都会参考各种智库的分析,除此以外,他们还会利用政界人物的关系,来了解实际情况。

    例如重返中国的决定,就是可口可乐的总裁在总统卡特重返故居的私宴后做出的。卡特是亚特兰大人,而可口可乐的总部就设在亚特兰大,这使得可口可乐的政治影响力在70年代末期达到了顶峰。

    然而,现在已经是1984年了。

    鲍德温小心而详细的了解了情况,又与来接机的舍伍德等人温和的打了招呼,接着从容上车。

    关上车门之后,鲍德温却是迫不及待的喷出一串又一串的粗话。

    “他就是这个习惯。”吉布森向目瞪口呆的舍伍德耸耸肩,道:“大学时期,他就是这样。”

    “因为神父不愿意听到粗话。”鲍德温将西装脱了下来,脸上带笑的向舍伍德解释道:“我读的是天主教学校,小学,中学都是天主教学校,你得小心神父,真的……”

    “大学是圣路易斯大学。”吉布森补充了一句。圣路易斯大学是美国历史第二悠久的耶稣教会大学,看它前缀的“圣”就知道了。

    舍伍德不禁笑道:“全部是天主教学校。”

    “没错。虽然我厌倦了天主教学校和神父,但是,我还是决定去天主教大学。”鲍德温问:“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因为神父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和规矩,但是,离开了这些规矩,我们的生活就会变的混乱。”鲍德温看向两人,道:“就好像现在的中国区,现在的可口可乐中国区,烂透了。”

    吉布森和舍伍德都讪笑着说不出话了。

    鲍德温缓了一口气,道:“当然,中国人要做科研,并不是你们的错,但你们拖延的太晚了。如今,我们即使要做针对性的科研,也很缺乏时间,最关键的是,我们甚至还不知道中国人的研究到了哪一步。”

    舍伍德看了吉布森一眼,道:“实际上,我们知道。”

    “你们知道?”

    “是的,通过捷利康的关系,我们进入了杨锐的实验室参观。”

    “杨锐给你们参观?”鲍德温坐了起来,这是一个新情况。

    他的重复询问并不让人厌烦,事实上,吉布森和舍伍德悄然的轻松了一些。

    这一次,换做吉布森说道:“捷利康和杨锐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好,有一些小道消息,杨锐可能掌握着一些捷利康辅酶Q10工厂的股份。因此有高额分红……”

    “这不是小道消息,杨锐彻底改变了辅酶Q10的市场生态,现在,捷利康在这个市场上把日系工厂打的节节败退,所以,杨锐拥有一些股份也不奇怪。”鲍德温获得的消息显然比吉布森和舍伍德丰富,停了一下,他又说道:“捷利康今年上半年,辅酶Q10的出货量增加400%以上,获取的利润超过3亿美元……杨锐如果签署了一份不太吃亏的协议的话,他最起码得到了300万美元的分红。”

    “足够独立将实验完成了。”吉布森一下子抓住了关键。

    “这么说,通过官方渠道压迫杨锐已经不可行了?”舍伍德也跟了一句。

    鲍德温不满的“恩”了一声,道:“杨锐是中国人,我们怎么通过官方渠道去压迫他,总部希望我们将此事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而不是相反……说说你们参观了实验室以后的收获吧。”

    “他的实验非常顺利,设计也符合逻辑,我回来以后就写了报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找到学术上的缺陷。”

    “进度呢?”这是鲍德温最关心的问题。

    吉布森沉重的道:“他们的初步计划是四周的观察与分析期,然后撰写第一篇论文,接下来的计划,会延续到四个月,接着是一年期的长线计划,是否有更久的还不确定。我想,我们恐怕无法阻止他们的初步计划了。”

    鲍德温不置可否的问:“现在是第二周?那么,还有两周,他们就可以撰写出第一篇论文?”

    “是的。”吉布森一脸苦涩,转而问道:“我们有办法延迟他的论文发表的时间吗?”

    发一篇论文,从寄给期刊社,到期刊社组织审稿,给出结论,即使不用修改,也需要少则数周,多则数月的时间延迟,如果是投稿量巨大的杂志,比如JMC这样子,不太重要,或者时效性不强的论文,大部分都会被拍起在数月以后。

    这段时间,都给了强力人士可操作的空间。

    期刊社也食人间烟火,比如著名的《自然》的出版社是自然出版集团,该集团又隶属于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麦肯米伦出版公司又隶属于格奥尔格.冯.霍茨布林克出版集团。

    然而,期刊社尽管不是绝对独立的,但要干涉它的价位也相当高,而且面临着巨大的道德和法律风险。

    相比之下,在同一期的期刊上,发表观点相反的两篇论文更有意义,即使不能在同一期的期刊上发表,在其他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针对性的文章,也是一样的。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越是公众关心的问题,纷纷扰扰的不同观点就更多。比如说,臭氧空洞真的是氟利昂造成的吗?生物柴油真的能改变有利于环境的吗?石油真的是远古有机物的产物吗?全球升温真的是人类排出了太多的碳化物所致?

    然而,不管是采用哪种方式,都意味着海量的资金和政治资源。

    鲍德温默默的摇了头,道:“针对性的论文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来,杨锐在多家期刊社有多篇论文的发表,已经不算是新人了。”

    拥有声望,对于科研员来说,就像是举着一杆旗一样,无论是杂志社还是公司组织,都会根据他的声望,分析应对举措。

    可口可乐在政府间的关系很强,却不等于他们能控制学术界。

    如果是小鲜肉,现在或许就被欺压良善了,杨锐却是通过一篇篇的论文,将自己腌了起来,也许还没有到老咸肉的程度,但也差不多腌入味了。

    “你们有为我组织欢迎聚会吗?”鲍德温斩断了两条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却说起了并不相关的事。

    吉布森微笑起来,道:“当然准备了,我弄到了十八年的陈酿威士忌,我们好好的喝一杯。”

    “希望你准备了不止一瓶。我这里有个名单,他们估计也喜欢陈酿威士忌。”鲍德温递给吉布森一张纸条,又道:“我要一条安全线路,与总部联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