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吉诺弯刀最新章节!
(一)
军队首领脸色阴沉、眼光凶恶地扫视着嫔妃和群臣们说:“不错。蘑菇汤是一口大锅煮了出来的,但是,我等军人,为国家安危风餐露宿多年,什么样的野草野食没有尝过,早已锻炼出了铁打的筋骨和肠胃,纵然有些许毒素,也都能够自行化解,故而只有小小不适,未有死伤。可是,皇帝自幼长在深宫,何尝吃过这样许多的苦头。我等军人能够承受的毒性,皇帝肠胃娇弱,一时无法承受,也是符合情理之事。”
他面向嫔妃和群臣,语调低沉地说:“我等自阅兵到围猎,每逢宴饮,均全体与皇帝同鼎而食,并无分餐,就说明我等事先并无谋害皇帝之心,这完全是一个意外。出现这样的结局,我军全体将士,内心也是无比悲恸。而这个迂腐的儒生,怀着不轨之心,当着这么多将士的面,污蔑我们的忠君之心,无视全军的悲恸之情,在这里大放厥词,挑唆人心,实在是让三军将士义愤填膺。某若不当机立断,为国家清除此害,只恐三军群情激奋,另生变乱,威胁到各位娘娘与大臣的性命安全,影响到随后的新君继位。某只好权宜行事,果断处置。”
他转向郑贵妃说:“贵妃娘娘,您一直对贤贵妃的儿子被皇帝立为太子,心怀不满,日夜勾串不法内侍和娘家亲友,思谋要夺回太子之位。如今,众嫔妃都在悲伤哭泣之时,您这样积极地站出来,不顾眼前明摆着的事实,质疑皇帝死因,难道是不欲新君顺利继位,想要横生枝节,趁乱为您自己的儿子创造机会吗?”
郑贵妃被他说得面红耳赤,她出来说话,一方面是的确觉得皇帝死得不明不白,一方面也的确有想要借此扩大事态,趁查处皇帝中毒阴谋的机会,罗织罪名,加诸于贤贵妃。贤贵妃和皇太子本来应该随侍陛下,一起来清凉山行宫,但她千方百计找各种理由推脱不来,还令太子留在京城,分明是她早已事先了解了皇帝此行的风险和变故!她必定是阴谋的参与者!只要能够将贤贵妃和太子卷入此事,她的儿子就有机会夺取皇位。
听到军队领袖当着大庭广众,将自己内心的小算盘说得清楚明白,郑贵妃不仅又惊又惧。惊的是,这些事情自己都只对最心腹的身边人和最可靠的娘家亲戚有些许暗示和流露,为何会被外人知道?难道,军队多年以来就在宫中密布了眼线,监视宫中的种种风吹草动?惧的是,魏应真在朝中也算是一名重臣了,在皇帝面前都敢仗义执言,屡犯龙颜,可刚刚就只多说了几句话,竟然便被乱刀劈死,当众喋血行宫,落了个令人唏嘘的结局,可见,如今的军队,已经是狰狞毕露,翻脸不认人了,既然他已经点了我郑氏的名,如果我再啰嗦,想必魏应真的下场,也就是我的下场。我死倒也罢了,谁知道这帮如狼似虎的粗鲁之人,事后会不会放过我的儿子或者我的族人?
郑贵妃虽然有些头脑,但毕竟也只是一介女流,被军队首领这一番威胁之后,被吓得闭上了嘴。
(二)
见嫔妃和群臣中的一片嗡嗡议论声变得安静下来,乃至鸦雀无声,军队首领感到非常满意。他傲慢地举着刀,在各人眼前晃了一圈,然后将马刀还入刀鞘。
他点头说:“想来,居心叵测的,也就只此竖子一人而已,其他的娘娘和诸位大臣,都还是明白道理,直到关键时候应该如何取舍的。”
他一拱手,对众人说:“诸位,变生突然,国事危急,我等作为陛下最信任的人,应该同舟共济,上下齐心,尽力维持好安定的局面,尽早护送大行皇帝的灵柩,返回运京,向全国百姓诏告皇帝殡天,并拥立皇太子登基称帝。某将率领全军,护卫皇帝的灵柩回京,也会全力保护各位的安全。但是,如若再有人,心生异志,企图节外生枝,让军心不稳,天下臆测纷纷,那么,就不要怪我不客气。魏应真的下场,就是他的下场。”
在叛乱的军队赤裸裸的威慑之下,皇帝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
全副武装的军队,护送着皇帝的灵柩,挟裹着嫔妃百官为人质,浩浩荡荡地向运京城进发。
黑压压的军队,就像滚滚大河一样,络绎于途,源源不绝,数日后变抵达运京,将运京城包围了个水泄不通。
贤贵妃现时是宫中位分最高的嫔妃。听说皇帝的死讯,顿时明白皇帝是遭了叛军的毒手,自己在皇帝临行前的担忧,已然应验,变成了事实。
左右请示,当前情况,应该如何处置。她左思右想之后,深觉其实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接受军队关于陛下之死的解释,开城迎入皇帝的灵柩,为皇帝举行葬礼,然后,按照军队的意思,让自己年方4岁的儿子,继位登基,并顺水推舟地授权,由军队领袖来秉国辅政。为今之计,自己一个弱女子,唯有一切顺从军队的意思,方能保得住儿子的性命,和自己下半辈子的富贵平安。
贤贵妃思谋妥当之后,亲笔给军队的领袖写了一封信,表示愿意带头接受皇帝的死因,保证新君继位后永不追问此事,并表示,皇帝年幼,不会处理朝政,按照祖制,皇后早逝,应由皇帝加封生母为圣母皇太后,由皇太后临朝垂帘听政。贤贵妃主动表示,自己一介女流,哪里会处理外面的政务,垂帘听政也就是个仪式,国家大事,一应取决于大将军,表示皇帝将会封大将军为护国亲王与摄政亲王,领双王衔头,负责选拔能臣,统摄辅政,更进一步表示,愿意遴选大将军的幼女为皇后,选大将军弟弟的幼女为皇贵妃,虽然两女的年龄都比皇帝大了10岁以上。
军队首领见到贤贵妃的密信,心下大喜,深觉贤贵妃识时务者为俊杰,是个懂事会做的女人,便回信对贤贵妃表示了忠诚,表示军队一定全心拥戴太后临朝听政,并坚决拥护皇太子即可登基继位。
双方达成了合作的协议,从此结成一党。
(三)
运京12个城门全部洞开,满朝文武和百姓,俱各穿白戴孝,哭声一片地夹道跪迎皇帝的灵柩入城。
皇帝的灵柩入宫之后,当着众人的面,军队首领表示,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在举行大行皇帝的葬礼之前,应该首先册立新君。他主动提出应让皇太子即刻继位称帝,接受群臣的朝拜。
于是哭得满脸是泪,被父亲的棺材和严肃紧张的气氛惊吓得不轻的皇太子,被牵了出来。贤贵妃拉着他的手,一起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将他带到宝座前,让他坐下,然后自己站立了皇帝的身后,母子俩接受了群臣的朝拜。
朝拜已毕,军队首领对小皇帝建议说,应该首先尊奉生母贤贵妃为母后皇太后,迁居上阳宫,授权皇太后临朝听政。
小皇帝哪里懂得其中的意思,泪眼婆娑地看着母亲。
贤贵妃对儿子点点头,附在他耳边,逐字逐句地教他说。
小皇帝便遵照母亲的吩咐,将母亲教的话,大声地重复了一遍,宣布准卿所奏,立刻尊奉贤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并委托皇太后垂帘听政,令大将军统摄群臣,全力辅政。
这是小皇帝颁布的第一道圣旨。情势所迫之下,满朝文武,唯有伏地礼拜,口称万岁,遵旨奉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