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

青史尽成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大宋将门最新章节!

    “王介甫这时候退了,还算聪明!”

    司马光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这家伙从来都是审时度势的高手。他很清楚眼下的局,以往是王宁安担心功高震主,而且文官集团也接受不了。所以才安排了几个老家伙,等到老家伙倒台了,又把王安石推出来,甚至让包拯和欧阳修撑一段时间,以为过渡之用。

    但是这些人当中,除了王安石,别人都拿不出什么变法的策略。

    而王安石呢?

    他的那一套也已经有些跟不上了,最初王安石的变法是针对理财,增加国库收入,青苗法,方田均税,市易法,等等,都是这个思路。

    可随着金融体系建立起来,理财需要更大的格局,王安石驾驭不了。而且他的行事作风偏激,每一项法令都会得罪许多人,偏偏又不知道调和矛盾,能走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幸运了,再走下去,只会身败名裂。

    就算为了明哲保身,王安石也该离开,换上更有本事的人。

    原来制约王宁安上位最大的因素在于皇家的忌惮,还有文官体系的排斥。

    可如今呢,司马光都进入政事堂好几年了,王宁安的那些弟子门人,已经步入中层官吏的行列,像宋庠啊,吕诲啊,冯京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已经转变,有些人甚至比王宁安走得更远,提出来的主张更加离经叛道。

    相对而言,王宁安就不那么讨厌了。

    当然了,皇家的忌惮依旧,但是眼前的局面也更加复杂艰难,一方面城市飞速发展,一方面乡村快速衰落,各种矛盾层出不穷,试问有谁能驾驭这个局面?

    如果所用非人,只会让大宋江山陷入危局,历代都有盛极而衰的教训,皇帝不会看不见。

    所以这时候,就必须任用王宁安,让他收拾局面。

    司马光盘算了一下,师父这时候上位,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占全了!

    师父入主政事堂,执掌大位,他们这些人也能更好发挥本事,一展胸中所学,妙,真是妙啊!

    心里想着,司马光从抽屉里翻出了一封密信,正是吕惠卿所写。

    在信中,吕惠卿就建议司马光,朝局越来越复杂,以王安石等人的才略,根本不堪用,应当找个机会,把这帮人都赶下去,换上有本事之人!

    毫无疑问,吕惠卿所指,正是他们的师父!

    司马光采纳了师弟的建议,他强推金元改革,触怒世家大族,未尝没有给王安石找麻烦的想法。

    而且这段时间,风波不断,司天台的小吏居然跑到皇帝面前,说什么大凶之年,一个老妇人就敲响了登闻鼓,闹得天下大乱,而后舆论哗然,全都把矛头对准了政事堂,抨击新法……

    这么多的事情,偏偏偌大的王宁安一系人马,显得被动狼狈,没有半点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试问,这些人杰都是吃干饭,没用的废物吗?

    当然不是!

    他们心里清楚,以王宁安的功劳和地位,谁也扳不倒,既然师父没事,大家也就没事,那不如就让他们闹下去,最终的风雨都会落在政事堂,落在王安石的身上。

    以拗相公的作风,他一定会反击的,最好让王安石和那些大族拼一个你死我活,最好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再出来收拾残局,坐享其成。

    不得不说,王宁安手下的坏小子太多了,一个个都是一肚子坏水,居心不良。

    吕惠卿,章敦,加上司马光,堪称其中最坏的三个!

    只是他们也想不到,拗相公王安石居然没有拼命,反而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直接推王宁安上位。

    这一招让司马光始料不及,大摇其头!

    果然,不能小觑天下英雄啊!

    他默默把这封信放在了蜡烛上面,烧得干干净净,哪怕是师徒,有些事情也最好别泄露出去,不然可是要被打板子的。

    王安石并不拖沓,他连着上了三道乞骸骨疏,向赵祯言明,他操持变法,心力交瘁,许多事情,始料未及,有误国之弊,愿意退位让贤,择贤臣如政事堂,接掌相印,继续推行变法。

    赵祯病势沉重,一天之中,有大半天都在昏迷,但是王安石求去,还是惊动了他。

    “朕想了许久,变法是不能停的。”

    赵曙连忙附和,“父皇英明,变法让大宋国富兵强,万邦来朝,如果停下来,岂不是前功尽弃!”

    “但是变法之弊,又不能不顾。这些年来,唯有你师父和朕提到过,并且在御前推演,提出了问题所在。眼下果然如你师父所言,农村衰败,城市乱象丛生,地方财政凋敝,乱民四起……周峰一案,见微知著,如果长此下去,大宋国将不国。”

    赵祯说到了这里,喘了几口气,然后才勉强说下去,“强汉盛唐,都是盛极而衰,尤其是唐明皇,前半生英明睿智,圣断绝人,造就了盛唐繁华。结果就因为一场安史之乱,就弄得国将不国。后人皆归罪唐明皇,认为他宠幸杨贵妃,荒废国政,任用奸臣,酿成巨祸!但是仔细推究,或许也正是盛唐城市繁荣,农村困苦,流民增多,民多怨恨,让安禄山之流看到了朝廷的虚弱,才敢造反作乱。”

    “我大宋一定要避免盛极而衰,不能重蹈覆辙,因此用贤臣为首相,乃是必然之选。能胜过王安石的,除了景平之外,不做他想!”

    赵曙当然希望师父入主政事堂,他充满了喜悦。

    “父皇圣明!师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赵祯轻轻一笑,傻孩子啊,哪会这么简单。

    “等明天,你让景平进宫,朕要和他谈谈,然后再做决定吧!”赵祯要扭头休息,突然想起一事。

    “听说你母后要你过去?”

    赵曙连忙道:“的确是有,只是儿臣见父皇龙体欠安,抽不出时间……”

    “不要说了,毕竟是生身之母,朕前些日子……唉,不说了,你去看看她,母子之间,没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儿,去吧!”

    说完,赵祯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竟然睡着了。

    赵曙只得从寝宫出来,到了外面,他长长出口气,小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说起来也真是为难!

    夹在父皇和母后之间,几乎要把他逼疯了,却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实在是折磨,好在父皇改了主意,自己也不用为难了。

    赵曙心情放松,来到了皇后的宫中,让人禀报之后,他终于和母后见面。

    算起来也不过数月之功,曹皇后居然老了许多,眼角的鱼尾纹怎么也掩饰不住,额头也出现了皱纹,在鬓角,居然有了两根白发,格外刺眼!

    赵曙心中一痛,连忙伏身行礼。

    “坐吧!”

    曹皇后沉吟了许久,“外面的纷扰,也传进宫里一些,治大国如烹小鲜,祖宗成法,是不好随便乱动的,你扪心自问,能比太祖太宗更加英明吗?”

    赵曙犹豫了一下,“母后所言极是,只是孩儿以为纵然以太祖和太宗的英明,也没法洞见百年之后,如今的大宋和开国的时候,已经全然不一样了,如果死守着祖宗成法,只会削足适履,得不偿失。”

    “变法弄得天下大乱,把好好的清官逼成了恶吏,让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变成杀人犯!子散妻离,家破人亡,这样的变法,还能要吗?”

    赵曙挺直腰板,闷着头道:“母后,未免危言耸听了,不变法,难道就没有贪官污吏,逼得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吗?就没有百姓活不下去,落草为寇吗?变法充实国用,富国强兵,边疆的百姓不用受敌国涂炭之苦,遇到了灾荒,朝廷也能有钱赈济。这些年光是水旱灾害,就多活了数十万百姓,仅仅因为一个案子,就否定变法,未免以偏概全,请母后明鉴!”

    曹皇后被怼得没有话说,这世上没有谁会放着亲儿子不疼,但是如何疼儿子,却各不相同。

    哪怕在后世,因为学习,工作,婚姻,母子之间,闹得沸沸扬扬,甚至反目,也不少见。到了皇家,问题就更麻烦了。

    曹皇后当然希望儿子的江山稳固,做一个千古明君……只是她认为要想让江山安定,就要守着祖宗之法,不要标新立异,更不要随便折腾。

    曹皇后不但有想法,而且因为出身将门,性格刚强,她还有强烈的控制欲,简单两个字:听话!

    她希望儿子能听话,能顺从,能按照她的想法办!

    从当初要给赵曙选择曹家女儿做皇后开始,母子便越走越远了。

    “母后,父皇已经答应,要让师父出任首相,以他的才华,一定能化解危局,儿臣很有信心。”

    “什么?”

    刚刚还沉默的曹皇后,突然瞪圆了眼睛,咬着牙道:“你们怎么敢让王宁安当首相!莫非你们要把江山都给他吗?”

    显然这个你们当中,饱含着赵祯!

    曹皇后惊骇惶恐,脸都变了颜色!

    赵曙用力吸口气,鼓足勇气道:“母后,孩儿以为这世上,除了争权夺利之外,更要为苍生百姓,真正做一些有利的事情,天下不只有皇帝一家而已,不能光想着皇家好,还有千家万家!”

    赵曙说完之后,深深一躬,就往外面退。

    曹皇后拳头紧握,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直到赵曙到了宫门口,要离开了,她突然开口道:“小心你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