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赵祯的执着

青史尽成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大宋将门最新章节!

    送走了赵祯,也送走了一大堆朝廷高官。

    直到此刻,王宁安终于能享受一下唯我独尊的滋味了。

    七州土地,数百万生灵,生死福祸全在他的一念之间,这种感觉很棒,很爽,当然压力也很大。

    王宁安只是简短休息,理了理思路,就把欧阳修,赵宗景叫了过来,还有几位将领,也全都驾临。

    “当下有很多事情,非常杂乱,但是归结起来,就是两件事,一个是要解决挨打的问题。耶律洪基兵败退出长城,可是他并不甘心失败,过去的几个月之中,他收拾旧部,恢复力量,而且还改变了策略,派出小股骑兵,频频入寇,劫掠杀戮,很是麻烦。”

    说到这里,慕容轻尘接了过来,“大人,以卑职所见,此时的耶律洪基,比之以往,更加可怕,失去了幽州,固然斩断了辽国的一臂,但是这条臂膀上的枷锁也断了,从今往后,想要和耶律洪基主力决战,非常困难,相反,还会不断受到袭扰,就像当初的秦汉隋唐一样,我们必须调整策略,不能再按照老办法应付了。”

    慕容轻尘这家伙除了跟王宁安一副吊儿郎当,喜怒都摆在脸上的痞子德行。面对别人,他是不苟言笑的,也不怎么喝酒,更不好色,整个一块铁!

    但是这家伙心思缜密,善于思考,把情况说得很透彻。

    燕云十六州,是汉家的痛,哪个汉儿能不想光复燕云?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了燕云十六州,契丹人就不得不停下游牧的脚步,变成半农半牧的状态。

    在草原上,能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反正满世界转悠,任凭中原王朝派出多少人马,都奈何不了他们。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

    当多了燕云十六州之后,契丹就没法这么潇洒如意,进退自如,他们也变得必须像汉人一样,固守城池。

    赵二两次北伐,辽国就不得不集中大军,在幽州和大宋拼命。

    当然了,赵二的运气不好,惨败收场。

    到了他孙子这里,有王宁安辅佐,赵祯侥幸拿回了幽州,对大宋来说,当然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值得好好夸耀。

    但慕容轻尘说得对,必须看到,失去了幽州的羁绊,契丹人快速恢复祖先的状态,他们化整为零,多路齐出,不停袭扰长城沿线,肆无忌惮,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反观大宋呢,必须守卫疆土,保护百姓。

    选择不多,只能和辽兵死拼到底。

    被弄得战战兢兢,夜不能寐。

    所幸顺州大战,宋军打出了赫赫威风,尤其是王家铁骑,更是契丹人的噩梦。他们还不敢大举入寇,幽州处在微妙的平衡当中。

    “以往,大宋对付大辽,主要是防备大举入寇,故此修建雄城,囤积人马军械,摆出层层接战的态势……可从此之后,就要更加广泛布置防线,建立情报预警体系,还要准备精干的野战军团,随时支援各方,总而言之,我们必须调整战略!”慕容轻尘断然说道。

    他的发言得到了大家伙的一致拥护,包括从居庸关赶来的杨文广也是频频点头,十分满意。

    “天佑大宋,良将辈出,纵然我们这些老的退了,也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了。”

    根据慕容轻尘的建议,大家积极商讨,终于拿出了一套方略。

    分成两部分,首先是整军。

    王家铁骑大显神威之后,赵祯仿效王家铁骑,也组建了3000重骑兵,随身护驾,由杨文广负责统帅。

    赵祯前往洛阳巡视,带走了两万捧日军,3000重骑。

    幽州还剩下王家的3000重骑,近20000轻骑,以及十万步兵,他们的背后还有庞大的河北军团,以及众多的厢军。

    很显然,目前的兵力配置,是为了和辽兵主力决战,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

    调整之后,王家的3000重骑,分成了三个千人队,分别由梁大刚,李无羁,王宁宣统帅,分为左中右三方,应付辽兵入寇。

    在重骑之下,轻骑兵也进行调整,分驻各州,加强戒备。

    ……

    最后就是步兵集团。

    “这就是我们整顿的第二部分,要重修长城,每隔三里设置一个烽火台,每隔五里设置一个墩,每十里设置一个堡。这样层层递进,派遣步卒守卫,只要辽兵出现,立刻点燃烽火,全军戒备。军民百姓,都要退入城堡之中,严防死守。每一个堡,至少要容纳3000人,其中可战之兵要有500,依靠城池,能抵挡5000辽兵攻击,要能防御一天到两天时间,为援兵争取时间。”

    慕容轻尘说得头头是道,引来大家一阵赞许,真的能按照他所说的,长城一线,势必固若金汤,谁也别想攻破。

    可是慕容轻尘把手一摊,“要想做到这件事,只怕不容易。”

    赵宗景好奇道:“为什么?”

    “辽兵不会让我们如愿了。”慕容轻尘无奈道:“要修那么多的墩台城堡,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假如辽兵不时入寇,骚扰破坏,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

    赵宗景沉默了好半天,突然怪叫,“你不知道说得这么热闹干什么?你小子到底有没有办法对付辽兵?”

    慕容轻尘脸也红了,“小王爷,要想防止辽兵袭扰,就要先打掉他们的主力,然后才能安心修城。当年秦始皇就是这么干的,先重挫匈奴主力,然后才让蒙恬将军修长城,防备匈奴。”

    柳羽道:“慕容兄,我没理解错,你是说要打败了辽国主力,才能修长城?可问题是,我们有本事打败辽兵的主力,还修长城干什么?干脆杀进草原,灭了辽国算了!”

    慕容轻尘也反问道:“你说的轻巧,我们现在能劳师远征吗?耶律洪基都不用和我们对拼,他只要不停攻击我们的粮道,就足以打败我们了。”

    说来说去,这事情竟然成了一个死结。

    要修长城,是为了对付辽兵,可是要想成功修长城,就要先排除辽兵干扰,灭了辽国主力,可是眼下修长城,进行防御,就是没有能力对付辽兵,更遑论灭了辽国主力……

    大家伙最后的目光都落在了王宁安身上,心说王大人,你给我们做个决断吧!

    王宁安这个气,你们这帮兔崽子,遇到了事情就知道找我,那我找谁去?王宁安想了半天,突然看到了欧阳修,他眼前一亮。

    “我说醉翁,那东西研究的怎么样了?”

    欧阳修还糊涂着,“哪件东西?”

    王宁安更糟心了,“在几年前,我们不是让百工院研究新的防水建材,主要是为了应付黄河水患,修筑堤坝之用吗?他们有没有成果了?”

    欧阳修老脸一红,为难道:“这个吗,你还是要问苏颂,毕竟老夫不擅长……”

    显然,为了解决长城工期和辽兵袭扰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快速造成,不给辽兵反应的时间。

    但是要用以往的建材,打磨石料,烧制砖头,拿糯米和蛋清调制粘合剂,修一座小堡,没有几个月完成不了,而且还需要时间,等待城墙彻底干透,才能固若金汤。

    这么长的时间,辽兵足够杀几个来回了。

    可是如果有了水泥,就能大大缩短工期,没等辽兵反应过来,大宋这边就修好了坚固的城堡,可以大胆御敌。

    唯一的问题……就是千百年后,人们会挤在水泥长城之上,怎么想都有点破坏文物古迹的味道……不过王宁安已经下定了决心,担上了骂名也无所谓。他要立刻行文苏颂,要是他还没弄出水泥来,王宁安就亲自插一脚。

    那么多位穿越前辈都成功了,老子没理由做不到啊!

    ……

    王宁安发愁,洛阳那边,也有人发愁,那就是文彦博文相公。他也肩负着兴修新都的工程。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皇宫,被列为重中之重。

    文彦博很有经验,他指挥若定,所需的木料砖瓦迅速筹备妥当。

    可是刚开头之后,一件事情就出现在了面前。

    开封皇宫因为用了铅管,不得不废弃。

    洛阳皇宫就不能用铅管了,那用什么?

    铁管?

    很快就烂了。

    铜管?

    也不成啊,造价太高,而且铜也会生锈的。

    石头?

    这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可实验之后,文彦博也摇头了,假如一块完整的石头,中间掏空,做成一个水管,难度太大,稍不留神,石头就会坏掉,速度慢得令人发指。

    如果是用两半的石头,拼在一起,做成水管呢?

    外面的泥水又会顺着缝隙渗到管道里面,用不了多久,就会堵塞。

    是想一下,大雨倾盆,下水道堵了,宫里成了无敌海景房,那可就热闹了。万一皇帝发怒,还不人头滚滚啊!

    文彦博总算是明白过来,难怪前人用铅管排水呢!

    或许人家真不是使坏,而是迫不得已。

    当赵祯驾临的时候,首先就去勘察皇宫的进度,文彦博老脸通红,下水不做好,怎么起上面的宫殿,因此偌大的工地,一片狼藉。

    “陛下,老臣以为,是不是继续用铅管,可以深埋……”

    没等他说完,赵祯两眼吃人一般,一甩袖子,怒斥道:“文相公,朕已经失去了那么多的孩子,你还嫌死的不够吗?谁要是再敢和朕提铅管,杀无赦!”

    皇帝陛下厌恶铅管,已经成了病态的执着,气哼哼道:“材料必须安全,进度不准拖延,办不成,国法伺候!”

    说完,赵祯转身就走,把老文晾在了一边。

    果然功劳不是好立的!

    文彦博五官都愁得缩成了包子,满心委屈,打赢了大战,皇帝脾气也大了,越发不好伺候了。不能用铅管,那要用神马啊?

    老天爷,你快点告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