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崇祯怒

韭菜东南生 / 著投票加入书签

花粉文学 www.hfwx.net,最快更新崇祯十五年最新章节!

    “嗯?”

    第一时间,崇祯帝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即明白,三千营一定是去运河了,也就是说,太子并没有放弃用骑兵稳固运河防线的计划,但因为唐通已经有了圣旨,不好再派,于是就将三千营派了出去。

    一时,崇祯帝心中涌起怒气,三千营是京营,职责就是保卫京师,眼下这种情况下,怎么可以派到运河?原本,唐通的骑兵加上三千营的骑兵,一共有四千人,或可有一战的能力,但没有了三千营,只靠唐通的两千兵,就只能龟缩在城中了,万一建虏兵临城下,京师岂不是毫无还手的能力?

    更气的是,太子事先不向他请示,就令三千营离开,

    太子眼里,还有我这个父皇吗?

    一时,崇祯帝似乎忘记了,他传旨令太子统御天下兵马,调派人马,总揽军务,本就是太子的权责。

    “传太子来见朕!”

    崇祯帝怒气冲冲。

    “是。”王德化正要起身,外面一个小太监却慌张的来报:“陛下,太子殿下跪在殿外,说是请罪……”

    崇祯帝楞了一下,随即推开正为他梳头的王承恩:“让他进来!”

    太子进入阁中,在崇祯帝面前跪下:“儿臣叩见父皇。”

    “早朝在即,你不在皇极殿,跑到乾清宫干什么?”崇祯帝压着火气,冷冷问。

    “昨夜,儿臣接到杨文岳的紧急军报,说香河已经被建虏多铎兵马所围,通州附近有大股建虏游骑出现,而武清运河一带,有建虏兵马试探水位深浅,儿臣担心武清不稳,山东总兵尤世威的兵马又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赶到运河,因此儿臣不得不急派贺珍出京,驰援武清运河。”朱慈烺道。

    “狡辩!”崇祯怒:“杨文岳的军报在哪?”

    朱慈烺从袖中拿出,双手捧过头顶。

    王承恩接住了,教给崇祯帝。

    崇祯帝快速看完,眼睛里的怒气,稍微平息了一点,杨文岳是忠厚老实之臣,应该不会和太子串通,崇祯帝放下军报,阴沉着脸:“三千营是京营,主守京师,武清防卫应是客军之职,你为什么不派唐通?是因为朕的圣旨吗?”

    朱慈烺低头不说话。

    崇祯帝盯着太子:“朕令唐通留在京师,你是不是有不满?”

    朱慈烺急忙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儿臣焉能有不满?只是武清段运河一百四十里长,虽然有阎应元驻守河西务,杨文岳也布置了重兵,但缺乏骑兵,难以机动支援,一旦建虏猛攻一点,河防有可能不稳,儿臣不得不有所提防。”

    “你担心武清,就不担心京师?”崇祯帝追问。

    “儿臣担心,但儿臣以为,如果能攻破运河防线,顺利南下,建虏绝不会攻击京师,因此,建虏首要攻击目标,一定是运河,只有在苦无计策的情况下,建虏才有可能狗急跳墙,向京师发动攻击,运河无警的情况下,建虏是不可能先攻击京师的。”朱慈烺回。

    其实在朱慈烺的内心里,倒希望建虏能攻击京师,那对大明而言,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一件,一来京师吸引了建虏的兵马和火力,其他地方就安稳了,二来,京师城高池深,坚固无比,绝不是建虏可以攻下的,建虏人口不过百万,士兵十万,只要在京师吃一个打败仗,三年之内建虏就休想缓过劲来。

    不过这样的心思不能和崇祯帝明说,说了就等于是要把“君父”和京师当成是诱饵,就这个时代来说,是属于大逆不道的。

    “不可能?你究竟把京师的安危置于何处?”崇祯帝胸中的怒气又忍不住了:“前番你说,孙传庭和左良玉路途遥远,不宜勤王,宣大兵和山西兵要谨守宣大,视机而动,朕都听你的了,何以一个唐通,你却非要将他派到运河去?朕留住唐通,你却把三千营派了出去,这不明显和朕作对吗?”

    “儿臣不敢,儿臣有罪……”朱慈烺急忙拜伏在地。

    崇祯帝狠狠瞪着太子,咬牙,一会,长长地叹了一声,声音冷冷的道:“但愿你的分析是对的,不然京师出了意外,朕饶你,天下百姓也不会饶你。”

    “是……”

    朱慈烺跪在地上,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虽然他就摸透了崇祯帝的脾气,知道崇祯帝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脾气,做了什么大事,只要主动请罪,就能减去他心中的三分怒火,再有几个合适恰当的理由,崇祯帝九成都不会责罚,但今日崇祯帝的怒气还是让他有点心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崇祯帝的头发还披散着,没有束起来的原因,凌厉的口气中,令朱慈烺有一种看到了甲申之变时,崇祯帝披散着头发,挥剑乱砍的恐怖场景……

    “还有,朕虽然令你总揽天下兵马,保卫京师,但并不表示你可以胡作非为,京师兵马,若是再有任何调动,必须和朝臣们商议!”崇祯帝冷冷。

    “是。”朱慈烺答应。

    崇祯帝摆手:“下去吧。”

    朱慈烺起身退出。

    王承恩继续为崇祯帝梳理头发。

    刚才的一幕,让他这个贴身太监也是冒出了一身的冷汗,担心陛下一怒之下,对太子有所责罚,还好,陛下虽然怒,但却始终清明,并没有降罪太子的意思。

    ……

    早朝之上,三千营忽然出京之事,压过了义兵募集,钱粮调配,运河防守,建虏兵马围困三河和香河,成了讨论的第一重点。有支持的,也又不支持的,双方争论激烈。

    身处唾沫之中,朱慈烺忽然明白,父皇对自己的怒气,并不完全是因为君父的尊严,怕也是为了安抚朝中这些胆小的文臣,继而稳定朝政啊。

    众臣所问,朱慈烺不得不起身解释。

    理由还是那些理由。同时的,朱慈烺也不得不做出保证,再从京师调兵,一定会和兵部商议,让朝臣们事先知晓,如此,才算是把这件事情糊弄了过去。

    一场早朝下来,朱慈烺感觉比奔驰回京师还要累。

    “报~~”

    早朝快要结束时,最新的军报送到,建虏主力大军已经到运河边,黄太吉的大纛出现,并兵分三路,一路往京师通州,一路围攻香河,另一路往武清河西务而去。

    这个消息一传来,朝堂上的纷乱立刻终止,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早朝匆匆结束,朱慈烺离开皇宫,急急往京师城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黄太吉的大纛出现,说明他没有死,他还活着呢!

    ……

    三河。

    中军大纛之下,望着近在咫尺的三河城头。豪格咬牙切齿,脸色铁青。

    已经猛攻了两个时辰了,但三河城防却依然没有动摇的迹象。城下汉军镶红旗的尸体层层叠叠,负责指挥攻城的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石廷柱一筹莫展,“不奇怪,因为明太子就在城中,所以他们的抵抗才会这么激烈!”豪格在心里再一次的告诉自己。

    虽然多铎带军离开,原本游离在三河附近的明军白广恩部仓皇逃窜,再没有救援三河的意思,而其他明军更是不见影踪,明显的就是放弃了三河,种种迹象都表明,明太子不在三河,日前看到的一切,怕都是明太子的诡计,但豪格却像是入了魔,说什么也不相信,他发誓一样的一定要攻下三河城,以证实自己心中的想法。

    何洛会等人劝不住,只能督战猛攻。

    两个时辰的攻城,伤亡千余人,但三河城却巍然不动,城头的火器,出奇的猛烈,鸟铳声像是爆竹一般,将攻城的汉军旗士兵打的血肉横飞,矢石齐下,更有一颗颗从天而降的铁疙瘩,爆裂火光之中,蒙着牛皮的盾车,都能被炸成两截,士兵就更是不用说了,即便是披着双重铁甲,在铁疙瘩爆起的火光中,也是只有倒下的份……

    “主子,汉军旗累了,还是缓一下再攻吧。”何洛会拨马到豪格面前,再一次的劝。

    豪格咬牙切齿的望着三河城,正要摇头,忽然听见后方传来一阵喧哗之声,转头怒目而视,却见官道上烟尘大起,一队黄衣黄甲的大清精锐骑兵正疾驰而来。

    豪格心中顿时一凛,他立刻意识到,这队镶黄旗骑兵,一定是来传达皇阿玛最新旨意来的。

    “肃亲王。皇上有令,暂且收兵,不宜再强攻三河。”

    那队镶黄旗骑兵很快就来到了豪格面前,为首将领翻鞍下马,在豪格面前单膝而跪。

    乃是镶黄旗佐领伊成格。

    伊成格是黄太吉的心腹,同时和豪格交好,黄太吉派伊成格来传令,自有心意。

    皇阿玛有令,豪格不敢不从,只能下令停止攻城,再问伊成格:“我皇阿玛走到哪里了?”

    “据此不过三十里,黄昏可到。”伊成格回答。随即又压低声音,小声道:“皇上让奴才转告肃亲王,明太子狡诈,不可轻易被表面现象所欺骗……”

    听到此,豪格脸色登时发白,他忽然明白,皇阿玛和多铎的看法一样,都认为明太子不在三河,估计皇阿玛在内心里也骂他蠢货了吧?面对多铎,他能强力反驳,发誓要证明,但对皇阿玛,他却没有这样的胆气和底蕴,一时,豪格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再也说不出话了……

    黄昏时,建虏入塞的主力大军,陆续出现在了三河城下,先是多尔衮率领的中军,继而是黄太吉亲领的后军,旌旗蔽日,长枪如林,人马望不到边,踏起的烟尘滚滚,将落日夕阳都快要淹没了。

    不过却不见两红旗和阿济格,原来入关之后,黄太吉将大军分成了三路,主力大军两黄旗和正白旗在他和多尔衮的统领下,经三河直扑通州,给明国制造压力;英武郡王阿济格率领一部分的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为左翼,先攻取平谷县,再从顺义绕过京师,取怀柔和密云,截断宣大兵可能的勤王道路,其后再绕回明国京师,和主力汇合;

    老代善统领两红旗为右翼,在三河不停留,直扑武清河西务,夺取渡口。

    加上多铎的两万,豪格的前锋正蓝旗,整个建虏大军其实是被分成了五路,五路大军齐头并进,处处点火,令明军防不胜防,这本是建虏入塞的固有伎俩,建虏各级将领也都用的炉火纯青,将所过之处,掳掠一空,不过去年碰了一个鼻青脸肿,今年到现在为止,还算是顺利,虽然没有攻下蓟州,但阿济格攻克了平谷县,老代善统领两红旗也在蓟州城下,击溃了马兰峪等地试图救援蓟州的明军。

    虽然心情沮丧,但豪格还是强打精神,先迎接多尔衮,再去觐见黄太吉。

    多尔衮满脸是笑,对豪格很是客气和亲热,但在豪格看来,他表面上所有的亲热和客气,都掩藏不住其内心的幸灾乐祸。

    当黄太吉的大纛出现,那连绵不断的两黄旗精锐白甲兵,宛如天边晚霞,泛着一片黄光、气势极盛之时,豪格急忙上前,在黄太吉马前噗通跪下,脱帽请罪,他是大军的前锋,担负为大军开路的重任,但却停在了三河城下,迟迟不进,又没有能攻下三河,实乃是大罪。

    两黄旗精锐白甲兵、满清亲贵和满汉群臣的簇拥之中,白白胖胖的黄太吉望着跪在马前的儿子,面无表情,老实说,从心底里他对豪格是失望的,明太子的诡计虽然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并非不可堪破,豪格在三河城下停留一天是正常,两天三天是愚笨,四天就是愚蠢了,很简单的道理,明太子是明国的国本,如果明太子陷在三河,明国京师的兵马必然疯狂来救,三天不见援兵,城里的兵马也没有试图突围,其间必定有诈,身为大军的统帅,这个时候必须当机立断,履行前锋的职责,而不是继续困在泥淖之中,去追寻那已经微乎其微的希望。

    从这一点上说,多铎就聪明的多,只停留了一天,就迅速带兵离开,不管是功是过,都留给了豪格;而豪格这个痴儿,却陷在活捉明太子的春秋大梦里,不可自拔。若非自己派人命令他,估计他此时此刻,还在猛攻三河呢。

    再者,身为大军的前锋,不思为大军开路,反倒是为了自己的功绩,想要拿下明太子,没有一点大格局,细想之下,实在是小肚鸡肠!

    __感谢“cylove521、汪乔年、20190427125203740”的打赏,谢谢~~~